发布时间:2025-09-13 19:15来源:中新网 阅读量:15003
在山东济南“齐鲁号·全球购”线下门店内,市民黄荣拿起一瓶塞尔维亚果酒,仔细查看标签。“以前买欧洲商品要等好几个月,现在班列直达,价格划算还能现场试喝,就像把‘欧洲集市’搬到了家门口。”
中欧班列这条横跨亚欧的“钢铁驼队”,不仅打通了国际货运新通道,更架起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双向经贸桥梁。
在济南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,一列列满载家电、轮胎、汽车及机械设备的山东中欧班列驶出,奔赴俄罗斯、匈牙利等国家。返程班列则装载着塞尔维亚的果酒、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粉等特色货物。
“中欧班列运出了‘中国制造’,拉回了‘国际优品’。”山东高速齐鲁号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介绍说,截至目前,山东中欧班列国际运营线路达57条。2025年1月至8月,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002列,其中回程班列占比46%,实现双向畅通。
这些海外货物抵达济南后,在山东高速临空综合保税物流园完成分拨。山东高速临空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灿介绍说,该园区不仅提供保税仓储、货物分拨、报关清关等基础服务,还嵌入跨境电商、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贸易服务。货物可直接在此完成分拣、贴标,一周内就能发往中国各大市场。
高效的物流衔接,让“班列货”快速变身“货架品”。冯灿表示,“齐鲁号·全球购”线下门店中部分商品由中欧班列直接承运,涵盖食品、日化、酒类等十余类商品。商品从班列到站至摆上货架,最快仅需三天,相比传统海运时间缩短一半,消费者还可以在门店现场体验后再下单,购物体验大幅升级。
近年来,中国着力构建中欧班列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的运行格局,打造产运贸一体化发展模式。
“中欧班列不只是物流线,更是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走廊。”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、副教授随洪光表示,班列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依据自身要素优势细化分工,进而提升生产效率、激活消费市场,已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、促进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在随洪光看来,班列“重去重回”的背后,是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的双向市场需求,消费品与中间品互通有无,既让消费者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与红利,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为全球贸易注入稳定动能。
--> |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